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公布“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重點事項清單
發布時間: 2021-07-02作者: 閱讀:
為進一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專題實踐活動,經公開征集、實地調研,最終形成一批重點事項清單,現予以公布。
一、我為群眾辦實事
1、山根小鎮藝術空間項目,破題舊村“微改造、精提升”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樣板——以茶山街道山根音樂藝術小村項目,讓老建筑煥發新活力。
2、“守護紅色根脈、傳承甌劇經典”甌劇進革命老區,進社區活動活動。送戲下鄉到革命老區:蒼南礬山、平陽鳳臥、平陽山門、永嘉五尺、永嘉西岸、洞頭劇院;和慶年坊社區結對共建,把甌劇經典曲目送到社區文化中心。
3、公共文化設施擴展提升。指導永嘉縣圖書館新館、文化館新館完成裝修,蒼南大劇院、龍灣區藝術中心加快建設,瑞安新圖書館啟動建設。
新建城市書房10家,新增文化驛站30家。(進行中)
4、公共圖書館服務大提升。完成公共圖書館業務一體化建設,80%公共圖書館達到浙江省“滿意圖書館”服務標準。指導樂清市圖書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家文旅部公共服務機構文旅功能融合試點完成驗收。
5、數字美術館項目。以美術館現有展廳為基礎,建設全新虛擬展館,打造集3D布展、看展、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數字虛擬美術館,通過對作品進行數字化采集,建立數據庫,進行線上布展,可同步線下展覽,為公眾提供沉浸式的觀展、互動體驗。
6、“非遺在社區”全市打造30個示范點項目,培育非遺在城市中傳承發展的土壤,探索在城市中保護傳承的有效方式,維護和營造非遺傳承發展的良好生態。各縣(市、區)綜合利用各種資源,爭取在年底建成“非遺在社區”30個以上示范點,鹿城總共建成7個示范點,龍灣、甌海、樂清、瑞安、蒼南各建成3個示范點,其他縣(市、區)建成2個點以上,并常態化開展傳承傳播活動。
7、甌越文化走進外籍友人,多層次、多領域舉辦文化旅游交流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在溫外籍友人了解溫州的千年文脈傳承、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基因。聘任對外文旅交流使者,舉辦系列講座,組織在溫留學生中文演講比賽等,宣傳溫州文化旅游資源,講好溫州故事、中國故事。
8、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改革:開展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工作,培育打造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鄉村藝術團等創新品牌,并在全國示范推廣。推動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入鏡央視一套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
9、“書香門遞”紅色書單薦閱服務,在市內S1線開啟“書香軌道”有聲圖書館,形成紅色經典流動傳播。利用“互聯網+”思維將線上選書與線下物流配送相結合,創建網上借閱平臺,通過“線上點單、線下配送”的方式,讓市民無須往返公共圖書館就可以享受圖書快遞到家的便捷,并且可以在市區任何一家城市書房進行線下歸還,開發了圖書館借閱新模式。
10、“紅色閱讀空間”樣本,讀書會聯盟聯合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企業共創空間等打造“紅色閱讀空間”樣本,與中心主題教育、志愿者驛站、多元文化生活體驗空間融合,開展“百年黨史大家說”主題讀書接力。
二、我為企業解難題
1、洞頭郵輪旅游項目,大力發展海洋旅游休閑業,推動洞頭訪問港建設,積極融入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開通海上到洞頭浙東沿海郵輪旅游線路海洋旅游休閑業。
2、“僑家樂”民宿品牌打造,高標準高規格召開全市“僑家樂”品牌民宿發展現場推進會,制定《溫州市“僑家樂”品牌民宿發展規范標準》,召開“僑家樂”品牌民宿新聞發布會,推動“僑家樂”民宿品質化發展。爭取在全市擴大試點,高標建成30家“僑家樂”民宿。
3、數字化改革:聚焦文廣旅系統的重大任務和核心業務梳理,通過建立專班工作機制和例會制度等舉措推行,推出“E游溫州”旅游新服務計劃,“城鄉藝網”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博物館建設等。
4、鐵定溜溜創4A景區項目,大力支持指導樂清市鐵定溜溜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著力打造符合大眾旅游新時代、休閑度假新趨勢、美好生活新需求的高品質景區,為我市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積極探索和實踐。
5、溫州第一廣播轉播臺安全保障協調機制,指導溫州第一廣播轉播臺通過對接鄉鎮街道、屬地文化廣電主管部門、周邊眾多商戶,以及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的管理作用,建立一種有效的安全保障協調機制,通過聯誼、信息溝通等方式確保轉播臺安全穩定。
6、“難點會診、課題創新”活動。市隊聚焦文化市場疑難問題,幫助指導縣(市、區)重大疑難案件辦理,梳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難題攻堅”項目,明確治理路徑,破解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難題。
三、我為基層減負擔
1、“平安護航建黨百年”行動:重點緊盯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面臨的疑難問題、新興業態的執法監管、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市場存在的亂點,集中力量強力推進。
2、楓林千年古鎮項目,楓林鎮“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對永嘉縣楓林鎮進行文物古跡保護,積極配合市發改委在全市范圍內調研搜尋符合千年古城申報條件的對象;參與市領導牽頭組織對楓林千年古城復興的系列調研指導,明確古城復興、場景復原、業態復活,提出要對接杭溫高鐵楓林站新城建設,有效對接與合理規劃楓林千年古城的主出入口,指導編制楓林千年古城復興的專項規劃與實施方案。
3、文物保護項目點對點幫扶,召開文無安全業務培訓班;指導幫助各縣市區完成四有檔案編制包括蒼南縣博物館完成挑礬古道“四有”檔案的編制等;協助各縣市區完成文物保護建筑修繕方案的編制及修繕工作,包括蒼南縣博物館完成挑礬古道“四有”檔案的編制工作、泰順三條橋修繕工作、泰順文保三普登錄點薛氏宗祠方案編制等。
4、“下基層案件巡回評查”活動。市隊下基層開展縣(市、區)文化市場綜合行政處罰案卷進行專項巡回評查,統一案件評查標準、執法文書格式,一次性提出案件中存在的問題,基層大隊不需要一次次將案件送往市隊審查,以減輕基層負擔,并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效率,提高行政執法案卷質量。